维集团创始人、开沃集团创始人黄宏生
"常有人问,创维为何永不停歇地跨界征战?从传统家电、智能家电到光伏储能,再到新能源汽车——这背后跃动着一颗刻入基因的'中国红心'。37年风雨兼程,我们以红军北上般的坚韧、改革开放式的锐气,锻造出两条产业巨龙:一端是服务全球4亿家庭的智能家电集群,一端是贯通光伏、储能、超充与新能源汽车的零碳生态链。如今,我们的光储超充技术已斩获127项核心专利,为南京公交打造20分钟极速补能系统,助青藏高原矿区实现零碳供电,这些都在诠释何为'能源中枢'的担当。借助CESC国际储能大会平台,我发自内心地呼吁,希望所有在座企业家们、国外的友人,我们在新的科技革命过程中,特别是能源革命砥砺前行,实现人类的美好。”
创维:从家电帝国到零碳生态的红色征程
37年前,中国第一代电视机进口替代的浪潮中,创维以一台国产电视叩开了家电行业的大门。彼时,谁也不会想到,这家从深圳起步的企业,会从家电行业的“破局者”,成长为全球绿色能源革命的先锋。在时代的浪潮中,创维用一场跨越世纪的产业跃迁,书写了一部从“让家庭更便利”到“让地球更低碳”的史诗。
家电帝国:中国制造的“红色基因”
创维的起点,是中国制造崛起的缩影。从第一台国产电视到全球年销2000万台、跻身世界前六;从机顶盒连续十年全球销冠,到电视、冰箱、洗衣机、空调全智能家电链的布局,创维的每一步都踩准了时代的脉搏。
然而,辉煌背后亦有隐忧——当家电产品走进亿万家庭,巨大的用电需求却成为创维的“心病”:“我们为家庭创造便利,但也成了耗电大户。”
这种自省,催生了创维的第一次技术革命。他们在所有家电中推行“交流转直流”技术,将能耗降至最低。“哪怕每天节省1度电,我们也为之欣喜。”这种近乎执拗的节能追求,不仅是对用户需求的回应,更暗含着一个民族企业的使命:在便利与可持续之间,寻找平衡之道。
能源革命:从屋顶光伏到零碳生态
2010年,一场更宏大的变革悄然酝酿。第三次能源革命的号角声中,创维将目光投向更深的领域——电力的源头。当同行还在争夺家电市场份额时,创维已悄然布局光伏产业。百万家庭屋顶装上创维光伏板,25年免费用电的承诺背后,是技术攻坚的艰辛与商业模式的颠覆。2024年,创维分布式光伏登顶销售亚军,印证了这场豪赌的价值。
但光伏的“间歇性”难题,又让创维跨入储能战场。从家庭到工商业园区,从直流到交流的能源转换技术,让创维的零碳版图不断扩大。他们甚至喊出“三年半零成本”的承诺:工厂屋顶、产业园只需提供空间,创维将免费建设光伏+储能电站,用25年的发电权换取用户信任。这种“以时间换空间”的魄力,让能源革命不再是口号,而是触手可及的商业现实。
光储充车:重构人类能源未来
如果说光伏与储能是创维的“能源心脏”,那么新能源汽车则是其零碳生态的终极闭环。深耕15年的创维汽车,开创了全球罕见的“家电-能源-出行”全链路生态。800伏超高压充电技术实现“8分钟续航400公里”,不仅让私家车告别里程焦虑,更将南京公交大巴的充电时间从2小时压缩至20分钟,连矿山里400-600度电的巨型矿卡也能“闪电补能”。
光储充一体化模式的落地,彻底打通了能源生产、存储与消费的闭环。充电站顶部的光伏板发电,储能系统削峰填谷,超充技术释放极致效率——这套“自给自足”的能源网络,正在重新定义人类与电力的关系。而创维集团年营收从300亿跃升至800亿的奇迹,正是这场革命最有力的注脚。
红色基因:中国心的能源远征
回望创维37年历程,一个关键词贯穿始终:红色基因。黄宏生将企业精神与工农红军北上抗日、抗美援朝英雄儿女、改革开放创业浪潮并置,揭示了一个民族企业的精神底色——“创维情,中国心”。这种基因,让创维在能源革命的无人区中,始终保持着“敢折腾”的勇气:从家电到光伏,从储能到汽车,每一次跨界都是对舒适区的突破,每一次创新都是对“零碳未来”的信仰。
今天的创维,已不再只是一家家电巨头。它用光伏点亮百万屋顶,用储能平衡城市脉搏,用新能源汽车重塑出行文明。在这场关乎人类命运的能源远征中,创维正以中国企业的智慧与担当,向世界证明:绿色革命不是牺牲,而是更可持续的繁荣;零碳未来不是幻想,而是脚踏实地的征程。正如黄宏生所言:“我们与4亿用户共享绿色革命的回报,而这,只是开始。”
主办单位:江苏省储能行业协会
协办单位: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、电力设计规划总院
支持单位: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(能源局)、江苏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、江苏省商务厅、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
国际支持单位:老挝国家能源与矿产部、越南国家贸促会、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协会、欧洲储能行业协会
特别支持单位: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
承办单位:创能国际会展服务(江苏)有限公司、东浩兰生会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、溧阳深水科技咨询有限公司